东北道教龙门派开山始祖——郭守真

声明: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文章正文

郭守真


 —

微信图片_20240404213121.jpg

清康熙二年(1663),盛京(今沈阳)一带连日大旱,禾苗枯槁,百姓心急如焚。


当地将军乌库礼的父母是古城辽阳人氏,且是奉道行善之人。回到故乡做官的乌库礼面对遍地旱情,忧

心忡忡,寝食难安。在人力难为的情况下,乌库礼下令各地张贴榜文,聘请各方高士前往盛京祈雨救民。


微信图片_20240404213129.jpg

“有人掲榜文了!”,在经历了四天四夜的沉寂之后,终于有一名道士揭了榜文。这名道士究竟是谁?真的

有这么大的能耐?


微信图片_20240404213126.jpg

▲ 盛京各地张贴榜文,寻能祈雨救民之人。此人的名字叫郭守真。


微信图片_20240404214536.jpg

郭守真,字致虚,法号静阳子。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(1606)。青少年时代郭守真便立志修行,隐逸

名山。他天资聪明机敏,读书过目不忘。崇祯三年(1630),24岁的郭守真由江南到辽东游历,见九

顶铁刹山数峰崛起,峭拔雄奇,山上云光洞中石龙、石虎等八宝天成地造,栩栩如生,心中无比快慰

,便决定隐居此山,潜心修行。



▲ 东北道教的开山始祖-郭守真

微信图片_20240404214535.jpg

郭守真在云光洞淡静苦修,一晃就是17年,他开始时尊崇儒学和佛教,后来专心致志地钻研黄老之学。但

他觉得虽然竭心尽力,却一直未能窥见道教的真正源头,不觉长叹道:“没有师父的教导就不能脱离尘世成

道,这话实在呀!”于是便下山访道。


微信图片_20240404214531.jpg

自清顺治四年(1647)开始,历经四年多时间,郭守真足迹通布关内的名山大川。在清顺治六

年(1649)来到山东即墨县马鞍山聚仙宫,拜谒了聚仙宫监院李常明。



▲ 山东即墨县马鞍山

微信图片_20240404215830.jpg

李常明是道教龙门派第七代弟子,号紫气真人,曾为明万历年间进士,学识渊博,道法高深。尤其精通

药理,善于因病施药,而且服用他所配制的药效果特别明显,常常是药到病除。时人对他的医术十分敬

佩,以致越传越神,说他用泥搓成的药丸可以治愈百病,因而称他为“泥丸道人”。郭守真拜谒李常

明,“晤谈之余,心源契合”,于是向李常明表达了拜师学道的愿望。李常明为考察郭守真的诚意和

悟性,设下了许多难题来测试他。见他谈吐不凡,谦恭有度,且学道决心十分坚定,颇感欣慰。心想

郭守真数年访道,不畏艰辛,行程逾万里,是可造就之人,将来必能将龙门派道统发扬光大,便收度

郭守真为道教龙门派第八代弟子,郭守真在马鞍山聚仙宫苦修两年。



▲ 北京白云观

微信图片_20240404214539.jpg

后来,郭守真又于顺治八年(1651)来到北京白云观,拜渴师伯昆阳子王常月,在此继续受戒。王常月

先于华山修道,后在北京白云观演戒三坛,著有《龙门心法》等经书,也是道教龙门派的集大成者。白

云观乃道教一大丛林,名家荟萃,香火极盛,道教经典如汗牛充栋。郭守真在此间受戒修道愈加虔诚,

龙门派经典、教义、戒律等无不烂熟于胸,又得师伯点传,学识和修为日益升华。



▲ 铁刹山云光洞


学成归来的郭守真决定重回九顶铁刹山,继续坚守戒律,净心修行。郭守真复归铁刹山云光洞,前后判若

两人,此番修道越发精诚。“饥餐松子,渴饮洞内天然泉水,久则不饥不渇,余阴殆尽,怡然乾健,温养

而神通大化,涵虚以妙证金身。”他此时的修为,已达到了龙门派创始人长春子邱处机所说的“心即是道

,道即是心,心外无道,道外无心”的境界。此后,郭守真便一直在这辽东第一名山中修行,因他又懂得

吐纳功夫,兼通医理,身体十分康健,行走如飞,足迹跑遍本山各处,得意的时候,就吟诗词来自我悦乐

。作为道家龙门派的第八代弟子,郭守真将龙门派道统发扬光大,并成为了东北道教的开山祖师。


微信图片_20240404214531.jpg

在康熙二年(1663),郭守真得知盛京连日大旱,便本着济世爱民的道家之本,赴盛京祈雨。


郭守真到盛京设坛布法,乌库礼将军亲自陪同,盛京百姓纷纷前来围观,信疑参半。事有巧合,设坛祈雨期

间,盛京果然普降喜雨,旱情已除。全城百姓欢呼雀跃,奔走相告,对郭守真师徒感恩戴德,将其奉为神明。



▲ 今太清宫


此后,乌库礼建起一座三教堂(今太清宫),在三教堂后面盖起三列高阁,供奉玉皇大帝神像,又在阁的两

旁,各建起一处房子贮藏道经。将三教堂作为铁刹山三清观的下院,迎请郭守真师徒在这里居住。

微信图片_20240404214533.jpg

自“盛京祈雨”到三教堂建立,郭守真及龙门派道教声名大振,远近前来参谒的人们络绎不绝,而九顶铁刹

山则成为东北道教的发祥地。



▲ 郭守真墓塔

微信图片_20240404213125.jpg

康熙三十五年(1696年)秋,郭守真已是90高龄,功德修为已达到极高的境界,已决定闭关,不问教务。他将

刘太静、高太护、吕太普诸弟子召集一起,对他们说:“我把正宗的道法传给你们,你们千万不要让它断绝。

”遂将三教堂道事向弟子们交待清楚,然后闭关危坐,纵有喧闹亦充耳不闻,垂帘息功12年后,于康熙四十七

年(1708年)九月二十五日盘膝端坐而羽化,享年102岁。众弟子将他的鞋杖埋在三教堂的后院,次年又为他

建塔立祠,追尊他为“致虚守静郭大真人。”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相关评论

取消
技术支持: 都来帮网络